內容簡介
輕鬆易讀的圖解內容,教你如何賺時間,生活變得更輕鬆!
沒時間,再也不要拿來當藉口!
本書由日本時間管理達人水口和彥,從他個人的經驗法則蒐集整理出最簡單、最容易實行的時間管理方法,不必勉強,保證能持之以恆,讓你時間比別人多3倍!
打破「沒時間」的時間管理祕技:
*一張「時間地圖」讓你有效管理時間
*創造驚人效率的「三大習慣」
*運用「料理型步驟法」與「購物型步驟法」搞定計畫
*每天「一分鐘習慣」的目標實現法
*翻開記事本,是早上必做的第一件事
*克服拖拖拉拉的行動思考法
*提升效率的時間分配法
關於本書:
「神啊!請再多給我一點時間!」
上天很公平地給予每人一天二十四小時的時間,但我們常會為「時間不夠用」感到煩惱不已。像是上班族、家庭主婦,甚至是學生,可能忙起來手邊必須同時進行好幾件工作,或是應付好幾個科目的考試,這時就有種「沒時間」的感嘆。
本書作者要教大家如何透過「訂立計畫」、「審視」和「實行」等三大習慣,來讓自己的時間能充分得到運用。每天要做的事大大小小,當然不能光憑腦袋記億,而是要動手寫下來,利用記事本或是電腦,做成一張「時間地圖」,將各種「要做的事」整合起來,這麼做不但能讓腦筋變得更清楚,做起事情來也更順利,讓你能把時間放大好幾倍。
只要養成書中的時間管理技巧,善用時間地圖,集中注意力完成要處理的事情,並運用時間區分法,就能夠讓自己從原本要花上一小時處理的工作,可能馬上減為一半,如此一來,早上三小時,就能完成一天的事了。
時間管理不但是講求做事效率,也代表對未來的投資,到底該花多時間在「將來的投資」才算合理呢?知名的網路搜索引擎 Google將員工研發時間訂為20%。本書作者勉勵大家投資10%以上時間來充實自我,現在不妨一起跟著本書,讓時間管理發揮最大的向上力量,體會活用時間的好處。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
水口和彥(MIZUGUCHI KAZUHIKO)
專門研究「時間管理」「提升生產效率」「縮短勞動時間」的講師兼顧問。匹茲亞克有限公司總經理。1967年石川縣金澤市出生。大阪大學理學院研究所碩士課程結束後,在住友電氣工業公司汽車部門擔任設計開發、生產技術、品質管理工程師的職務。在職期間所開發的產品,創下公司內最高銷售記錄。在擔任工程師的時期,嘗試過許多種時間管理的方法,因此發覺到以前管理方法的問題所在,進而開始研究時間管理。他所開發的方法廣受好評並且獨樹一格。現在他則在企業或是地方上開始進行研究,也在各大媒體發表文章、參與節目演出。
著有《就這樣做!工作效率提高三倍的時間活用法》、《管理部下的時間管理術」(實務教育出版) 《時間活用法》(產業能率大學出版部) 《世界上最從容的時間管理之王》(鑽石出版社)等等。
譯者介紹
楊明綺
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,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。目前專事翻譯與文字編輯、企畫等。譯作有《一個人的老後》、《活用記事本設定工作目標》、《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》、《我們的戰爭》等。
個人部落格:
blog.yam.com/mickey1036(東京兔跳格子)
目錄
自序 解決你「沒時間」的煩惱!
Part 1 會這一招就OK!養成「有計畫的行動」
1. 為何無法做到「有計畫的行動」?
2.養成「三大習慣」就能「有計畫地行動」
3.你應有的第一個習慣是:訂立計畫(plan)
4. 你應有的第二個習慣是:審視(see)
5.你應有的第三個習慣是:實行(do)
6.先有「時間地圖」,就可清楚整理出時間
7. 從縱向與橫向觀點,達到「時間地圖」的目的
◎Part 1 總整理
Part 2 工作與約定大不同!活用「時間地圖」實行計畫
1.計畫有兩種形式
2.為何要整合時間地圖?
3.思考「何時完成」,寫下約定事項
4.思考「何時進行」,列出工作內容
5.審視計畫,提升實行力!
6.只要花個十秒,就能大幅提升實行力!
7. 「時間地圖」範例1.2
8.「時間地圖」範例3.4
◎Part 2總整理
Part 3 把事情步驟化!「料理型」和「購物型」步驟法
1.為何無法「按部就班」地處理事情呢?
2.什麼是「步驟化」?
3. 「步驟化」就是分解工作
4.套用料理順序的步驟化
5.套用出門購物模式的步驟化
6.活用「步驟化」的三要件
◎Part 3 總整理
Part 4 活用步驟法!步驟力讓你工作更靈活
1.倒推回去的步驟法
2.將倒推回去的步驟加入自己的排程
3.列清單步驟法
4.將寫下來的步驟排進自己的工作排程
5.平常的工作也要步驟化:出差篇
6. 平常的工作也要步驟化:書面報告篇
7.實行步驟化的要點
◎Part 4 總整理
Part 5 成為專案高手!讓長期計畫能順利落實
1.為何長期計畫總是無法順利進行呢?
2.實現長期計畫的方法:養成「一分鐘習慣」
3.成為專案高手的條件(1):別忘了目標與計畫
4.成為專案高手的條件(2):養成今日事,今日畢的習慣
5.成為專案高手的條件(3):妥善掌控「多項」專案的流程
6.利用「專案地圖」,整合應辦的事項
7.實行的重點就是「以週為劃分單位」
◎Part 5 總整理
Part 6 整合多項工作計畫 一張「專案地圖」就夠用
1.將各項工作整合在一張「專案地圖」
2.列出「每週工作清單」(1)
3.列出「每週工作清單」(2)
4.避免「尖峰期」工作撞期
5.活用「專案地圖」的方法(1):養成「審視地圖」的習慣
6.活用「專案地圖」的方法(2):同時搭配時間地圖
◎Part 6 總整理
Part 7 請你跟著這樣做!活用「時間地圖」的一天
1.早上要做的第一件事
2.關於工作流程
3.如何因應新增工作?
4.如果計畫趕不上變化怎麼辦?
5.如何因應臨時新增活動?
6.如何因應滿檔工作?
7.如何活用空檔時間?
◎Part 7 總整理
Part 8 強化「行動」的念頭!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
1.你是否為拖拖拉拉的毛病所苦?
2.為何會有拖拖拉拉的毛病呢?
3.善用「時間地圖」能改善拖拖拉拉毛病
4.影響拖拖拉拉毛病的思考方式
5.改善拖拖拉拉毛病的思考方式(強化篇)
6.改善拖拖拉拉毛病的思考...
自序/導讀
作者序
解決你「沒時間」的煩惱!
「時間不夠用」
「要是再多點時間就好了……」
你是否曾這麼想呢?
時間不夠用、事情多到做不完等,一直都是現代人共通的煩惱。隨著科技普及,世界瞬息萬變,工作效率大幅提升,這些都是煩惱的根源。
好比我以前所待的汽車業,從研發一輛新車到生產所需花費的時間越來越短。以往光是研發便佔了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,後來縮短成四分之一。研發時間越短,工作量相對增加,難免令人力不從心。
其他業界也是越來越講求效率,越來越多人覺得「時間不夠用」。
「時間不夠用」這煩惱意外地複雜難解。之所以會覺得「時間不夠用」,有時是時間真的不夠充裕,有時是出於自己的錯覺。
我們常為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與「時間不夠充裕」這兩個問題煩惱不已。
解決「覺得時間不夠用」的煩惱(1)
若你是社會人士,不妨回想一下學生時代。
是否曾熬夜趕報告呢?
若有的話,請回想這段經驗。
明明睡意襲身了,卻遲遲完成不了報告,這時多麼希望「能再多點時間」。不過這般情況與其說是「時間不夠充裕」,不如說是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。
這時難免會懊悔地想:「要是昨天寫好就好了」。這般情況並非真的「時間不夠充裕」,而是不知如何善用時間,做事缺乏計畫。
訂立計畫可解決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的惱人問題。當然持之以恆地「訂立計畫」絕不是件簡單的事,本書簡單地為大家介紹一些如何迅速訂立計畫的方法,幫你解決煩惱。
解決「覺得時間不夠用」的煩惱(2)
再舉個關於「時間不夠用」的例子說明吧。
工作上難免得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,有時還必須同時進行好幾件工作,忙得不可開交,這時就會有種「時間不夠用」的感嘆。
「必須完成這件工作才行」、「那件工作還沒做」多頭馬車的結果,就算再多時間也不夠用。
這時往往會將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與「時間不夠充裕」這兩件事搞混。雖然有時真的是時間不夠用,但有時並非如此。
所謂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,是指手上有許多工作必須處理,感覺「時間不夠用」的狀態。凡事都想顧及,蠟燭兩頭燒的結果,便是無法專注在一件工作上,這和真的「時間不夠充裕」是不一樣的。
那麼該怎麼做,才能減少這般情形發生呢?同時處理十件以上的工作,卻一點也不會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,游刃有餘。若身旁有這樣的人,真想請教他們如何辦到,是吧?畢竟同時處理十件以上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事。
其實你也可以辦得到。
好比學生時代一次得念好幾科,課本堆起來比人還高,卻不會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,不是嗎?
這是因為預先設計好「功課表」的關係,規定一天學習幾個科目,避免「多頭馬車」情況發生。
若沒有預先設計好「功課表」,毫無計畫地念書,肯定搞得一團糟,不是嗎?這一科還沒念,那一科還沒複習,當然會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。
當然工作計畫不像功課表那麼單純,但只要妥善地計畫,按部就班地進行,也能達到專注每一件工作的效果。
學會整理自己的工作,計畫如何善用時間,便能減少「感覺時間不夠用」的煩惱。就算真的「時間不夠充裕」,也能從容應付。
那麼,該如何解決「時間不夠用」的問題呢?請
各界推薦/推薦序
暢銷部落格作家筆記女王 AdA
時間管理講師 張永錫